扫码咨询

客服微信

行业信息 国内外人工智能行业发...

国内外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18-09-29www.ccctuan.com

一、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 1956 年起,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两起两落的发展后,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快速普及,迎来了第三次高速成长。

第三次人工智能产业复兴在大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推动下,人工智能第一次将实验室技术带进生产实践,呈现出产业步入成熟的特征。大数据方面,互联网时代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拥有丰富的行业数据和用户画像,驱动人工智能不断迭代。算法方面,深度学习算法引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浪潮。随着不断迭代,深度学习算法的精确性和鲁棒性越来越好,视觉图像领域已成熟应用,不同场景的算法不断优化,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计算力方面,芯片、云计算支撑计算力大幅提升,云端人工智能芯片英伟达GPU、谷歌 TPU,终端人工智能芯片可应用于不同场景,成为国内外芯片厂商竞争热点。

人工智能市场空间广阔。中国电子学会公开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 370 亿美元,得益于技术持续进步和商业模式不断完善,全球人工智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快速释放,预计 2020 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300 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 60%。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初具优势。中国电子学会公开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 56 亿美元左右,预计 2020 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 220 亿美元,年均增速接近 65%。

二、人工智能成为国家战略制高点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发布一系列人工智能战略,推进人工智能向前发展。


image.png


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2015 年后密集发布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 号),提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目标计划,到 2030 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2017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IT 巨头抢滩人工智能产业

目前,苹果、谷歌、微软、IBM、英伟达五大巨头都在人工智能领域部署更多的资源。

国际巨头呈现出全产业链布局的特征,包括基础层、应用层均有布局。国际巨头收购公司、拼抢人才、强化技术储备,构建生态;人工智能的平台化、云端化将成为全球发展的潮流。国内互联网巨头 BAT 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中国互联网巨头凭借场景和数据优势,利用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深度学习等技术,在应用层的创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核心技术层,特别是原始创新技术、芯片等底层技术方面和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人才是人工智能竞争关键要素

目前,在人工智能顶级研究方面,美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谷歌、Facebook、微软是

领跑企业。据 LinkedIn 对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统计,在全球约 25 万人工智能人才中,美国约占 1/3,美国拥有人工智能十年从业经验的人员比例接近 70%,中国仅有不到 40%人工智能人才从业 10 年以上。虽然国内人工智能在顶级研究方面还次于美国欧洲,但华人在人工智能顶级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席位。我国具有五年以下人工智能经验的人才数量超过美国,占全球的 40%。2015 年,华人作者参与的顶尖人工智能论文占全部顶尖人工智能论文数量的比例约 43%。2016 年,在深度学习标志性竞赛 ImageNet 比赛中,中国的研究团队首次包揽了全部大项冠军。


image.png


中美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差距。人工智能诞生于美国,美国高校较早设立人工智能专业,但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分散于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相关专业中,在很长时间缺乏人工智能一级学科,教育系统之间的差别影响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竞争力。目前中国也在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建设,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正在出现新的趋势。“千人计划”吸引了一批优秀研究者回国,国内的巨头企业也正在致力于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未来,还需继续建立核心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的建设,加强企业和学术界的人才流通,打造坚实的人才基础,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五、人工智能专利的中国机会

目前 3G/4G 手机通信标准、HDMI/MP4 影像传输标准等很多技术标准都被发达国家垄断,世界人工智能标准竞赛已经开始,人工智能专利标准竞争日趋激烈,这将是未来 30 年持续竞赛的开端,也成为中国赶超并站上世界技术制高点的历史机会。

乌镇智库发布的《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6》指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以美国、中国、日本位列前三甲,专利申请数量总和占到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73.85%。2005 年以来,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了 6 万件。特别是 2010 至 2014 年,专利申请数量增加了 7 成,全球各大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纷纷加快研发脚步抢占先机,自 2015 年后,专利申请更是呈现跳跃式的成长。从全球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人来看,领先的是 IBM、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国际巨头,中国企业尚未能排进全球前 20 名。